丹德力生活驿站之 主题演讲:“积极的心理学—幸福的科学”     

    幸福是我们无法否认的存在,是我们穷尽一生追求的精神满足;幸福是一个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亟待我们破解的谜团。幸福在哪里?她隐藏在我们的DNA链条中,还是在我们身处的环境里?她深埋在我们的心底,还是孕育于我们的行动?5月23日丹德力艺术中心邀请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理事长倪子君女士和丹德力艺术中心的朋友们一起踏上寻觅幸福的心灵之旅。

 

幸福的科学

 

      自从人类开始思考的那一天起,幸福就成为我们最热衷于探讨和思辨的话题。从西方的亚里士多到东方的孔子,以及众多的哲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和企业家无不投入其中,试图以各种方式解答有关幸福的谜题。

 

      学院派心理学曾关注过很多事物,但是并不包括幸福感。自1998年Martin Seligman教授接管美国心理学会以来,心理学研究开始关注人类的满足感。Martin Seligman教授创立的积极心理学是目前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类的优势和美德,是一种关于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不同,传统心理学假设你之前遇到的问题导致你现在的心理困惑、障碍、失落和痛苦等等,聚焦于有问题的过去;积极心理学则关注你以往有过的积极感受和幸福的体验,并且相信你拥有巨大的心理力量,能够让自己更加幸福并创造美好的未来。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统心理学专注于研究人们为什么会出现诸多心理问题;而积极心理学产生之后,却在探寻为什么在不利的环境下,一些人依然能够成功和幸福。积极心理学把这些成功的经历提炼出来,帮助人们学习如何获得幸福。因此,幸福是可以学习的,幸福是一种能力,和我们其它的能力一样,是可以锻炼和提升的。

 

对幸福的误解


      有人认为实现目标就是幸福,别无他选。其实这只是幸福的假象,是痛苦被解除后如释重负的轻松感。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奔波劳碌,经历了很多身体和心理的艰辛屈辱,目标一旦达成,痛苦随即解除,他们将这种释放感误解为幸福。这种“幸福”很容易让人上瘾,很多人就是从目标到目标不停运转。其实,这相当危险,有的人因为无法忍受接连不断的痛苦过程而选择死亡。

 

      有一类享乐主义者认为快感就是幸福。快感与我们的视觉、触觉,羞觉,味觉等直接联系,因此,幸福就是寻找感官刺激,频繁地换车子,买新房子,找个新女友等等才是幸福。这其中的假象是,瞬时间欲望满足带来的感官愉悦被当作了幸福;而作为人来讲,最重要的幸福来源是精神上的满足。这一类人总是从一个欲望被满足再获取下一个欲望,并没有真的幸福可言。

 

      还有一类人根本不相信幸福存在。他们听天由命,认为生活本没有意义。他们沉迷在过去的悲伤和痛苦里,彻底放弃了现在和未来。他们由无助到无奈,宣称幸福的真相就是没有幸福,没有人可以幸福。

 

      劳禄奔波型其实是未来的奴隶,为未来而活着;享乐主义者则是现在的奴隶,为现在的快感而生存;听天由命型是过去的奴隶,他为过去的痛苦而禁锢自己。真正幸福的人是自己的主人,他们享受追求的过程,并很好地平衡过程与结果,拥有持续的动力追求未来的意义和持久稳定的满足感。而这种持久而稳定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幸福。

 

获得幸福的秘密


      “没有一条路的终点叫幸福,幸福是这条路本身。”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可以控制幸福感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占50%,环境因素占10%,而主动行动因素占40%。

 

      人类的进化决定了,我们身上的绝大多数遗传基因都是好的,因此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人生真正的悲哀不在于缺乏足够的能力,而在于未能利用与生俱来的天赋。有人曾问米开朗基罗如何雕出大卫,他说:“当我看到这块石头时,大卫已经在那里了,我要做的无非是把多余的石头凿掉。”

 

      令人惊喜的是,我们可以拥有和掌控40%的行动因素,这足够改变我们的生活;只是我们往往将这40%的能力拱手让给我们的环境,比如,如金融危机等等。环境因素其实只对我们有10%的影响。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时常发现,大部分人把自己的主动权让给了环境,最终碌碌无为;有的人掌握了自己40%的能力,摆脱了不良环境的影响,最终获得成功。我们需要学习掌握主动的控制权,无论环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仍然坚持作自己的主人,决定自己的人生,主动地去创造幸福。

 

      让我们从今天起,学习做一个幸福的人。

 

   


 

 

   

电话:86 10 67708966 传真:86 10 67709366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号竞园北京图片产业基地1号库 邮编:100124

京ICP备0900027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257 丹德力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中文 | English